iT邦幫忙

2024 iThome 鐵人賽

DAY 18
0
佛心分享-IT 人自學之術

努力成為資料記者:以國際議題為例系列 第 18

Day 18: 國外資料記者的工作日常(1)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       近日用了幾種工具來完成資料視覺化和仿作練習,但我也很想知道一位資料記者如何工作、選題的,因此今日找尋了一些資料。
       在2022年時,Data Journalism.com發佈了一篇 “This is where data journalists get their ideas from A guide to generate data journalism stories”的文章,說明資料記者在平日工作中如何獲得靈感與工作流程。這篇文章讓我覺得最值得一看的地方,是作者以「提供新手指南」的角度,提供有意進入資料新聞(Data Journalism)與資料記者(Data Journalist)領域的人一些建議與方向。

       在這篇文章中,我最喜歡的篇章莫過於 “Ideas come from new data releases” (創意來自新發佈的資料),主要是我可以從這個章節中了解資料記者的工作方式。此外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作者提到,資料記者的任務,就是在資料跟新聞還沒有「變舊」以前,將資料蒐集完成並產製新聞。【註1】

       因此我們可以說,資料新聞的本質其實不只是在蒐集資料、資料清洗與製作資料圖表,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沉睡在資料中的內容產製新聞。因此很殘酷的是,如果該議題無法讓讀者產生共鳴、讓讀者們關注,則即使新聞媒體業者有發掘到好清洗、可清洗的資料,可能還是得先把資料放置在一旁,或改換其他新聞題目。(選題的情境有像是我們以前看電影時,會看到記者的長官在看到記者的提案前,會問記者說: 「這件事情值得報導嗎?」)

       另一個我喜歡這個篇章的地方,是作者明確的寫出一份資料對於記者來說的「生命週期」。相比資料分析領域中常見的Data-Driven(數據驅動),在資料記者的工作中,常常討論的反而是 “data release-driven”,即資料發布的驅動性。對於資料記者來說,資料發布的時間、時程與事件的規模極為重要,且也需要判斷哪些資訊是讀者想知道的、哪些是待查證的、哪些是可以發佈的內容。

我們可以從以下圖表中,來了解國外的資料記者在面對新聞時的分類方式: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40828/20151873GuzQNWgp91.png
圖1: 資料的生命週期圖。擷取自: https://datajournalism.com/read/longreads/data-journalism-ideas
在上圖中,我們可以發現到,有些新聞資料是屬於「短期」(short period)的,因此記者們需快速的了解哪些資訊有新聞價值,進而快速產出圖表跟撰寫新聞。而有些新聞可能屬於「老新聞」(old news),這時就可以把工作時間線拉長一點,甚或訪問專家學者、媒體評論人與找尋更多外部資料。我想通常這樣新聞內容,比較偏向數位專題或是目前媒體業在做的數位敘事專題。而前者則屬於資訊圖表的範疇。

當資料蒐集、新聞撰寫、說故事能力、資訊圖表設計與發佈時間這五點相互配合得宜時,通常這樣的新聞就可能成為流量保證,也可以比其他家媒體業更吸引到讀者。

【註1】有關Data Journalism.com中所提到的記者任務,可詳參以下網站內容:
https://datajournalism.com/read/longreads/data-journalism-ideas


上一篇
Day 17: 仿作練習: 從德國新聞來製作資訊圖表(實作篇)
下一篇
Day 19: 資料視覺化神器seabon介紹
系列文
努力成為資料記者:以國際議題為例29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